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实践有力量|以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11 16:42    浏览:17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形态,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重构生产函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航向,既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也是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

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契合性

一是人工智能重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制。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其价值转化依赖高效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清洗、特征提取与模式挖掘,将碎片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推动数据要素从“资源”向“资产”跃升。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设备传感器实时数据,可提前预警故障风险,大幅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二是人工智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而转型的难点在于打破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实现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重构。人工智能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既能保留行业专家的经验积累,又能通过算法迭代优化生产流程,形成“经验+数据”双轮驱动的新范式。例如,在农业领域,智能农机结合卫星遥感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收割,有效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三是人工智能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其跨界融合能力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了数字经济的边界与内涵。一方面,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智能+”场景,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形成万亿级新市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突破催生新产业,如生成式AI、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带动内容创作、设计服务等领域效率革命。

二、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

一是数字产业化根基持续夯实,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跃升。《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中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迅速。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其中在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兴业务拉动下,软件业完成业务收入高达13.7万亿元。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其产业链广泛覆盖了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关键环节,形成了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完整布局。数字产业化的蓬勃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核心技术供给与产业支撑。

二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效,实体经济赋能效应凸显。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在制造业领域,智能工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与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效率和良品率;在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推荐与智能客服重塑消费体验与运营模式;在农业领域,智慧农业示范区通过AI气象预测、精准灌溉等技术,使得粮食增产,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启动数字化转型后,85%以上的企业生产或运营效率提升了5%以上。产业数字化的深入推进,正成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三、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核心技术创新存在“卡脖子”瓶颈。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不足,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底层框架等领域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AI芯片市场中,国外厂商占据70%以上份额,高端GPU芯片供应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深度学习框架的核心代码与生态主导权仍由国外企业掌控,国产框架在工业级应用中的稳定性与兼容性有待提升。

二是产业融合深度与广度不足。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存在“落地难”“碎片化”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4》显示,处于数字化早期的中小企业占比达62.6%,数字化水平较高、由智能驱动的中小企业占比仅为3.2%,难以支撑人工智能应用;另一方面,行业解决方案适配性不足,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垂直领域需求匹配度不足,如制造业的复杂工艺知识难以转化为算法模型,农业的地域差异导致AI系统通用性受限。

三是数字基础设施区域与行业差距明显。算力、算法、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存在“东强西弱”的不平衡格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东部地区的算力产业处于优势地位,东西部算力资源及智慧布局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层面,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先,而传统制造业、农业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四、以人工智能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航向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筑牢数字经济创新根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设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专项基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原创性研究。聚焦关键领域攻坚核心技术,推动国家级科研力量牵头,联合科研机构与企业组建重点实验室,瞄准人工智能前沿,突破算法框架、训练数据集等瓶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完善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深化产业融合应用,释放数字经济增长潜力。分行业制定AI融合路线图,针对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布应用场景目录和解决方案指南。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联网、数据采集等基础改造工作。培育跨界融合生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国产化替代,以国产替代与内需驱动为突破口,构建自主体系。

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数西算”升级工程,优化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布局,推动中西部算力枢纽与东部应用市场联动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逐步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智能化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协同效率和安全韧性。加强农村和老年群体的数字技能培训,弥合数字鸿沟,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