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
自2017年以来,“人工智能”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要求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今年年初,我国的DeepSeek在全球火爆出圈;近日,中国团队正式对外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又在科技圈一夜爆火。当前,人工智能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和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的“头雁效应”不断凸显,以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成果爆发期,全面赋能千行百业乘“智”而上,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数字新生活。
1.2024年,我国“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2%。
2.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3.2025年,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4.DeepSeek在全球出圈、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扭秧歌……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跑出“加速度”。
5.目前,我国累计培育416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
6.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拥有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国家,占比高达61%。
7.我国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的大模型达302款,涌现出DeepSeek等一批优秀大模型产品。
8.3月6日凌晨,中国团队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在科技圈一夜爆火。
9.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企业打造钢铁、有色、电力、通信、化工等行业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和重点行业深度融合,支持上海、广东深圳、北京等地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10.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
国家战略布局
绘就人工智能发展蓝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更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充分体现了我国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心。
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国主动求变应变,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为加速驱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我国还先后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场景创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等政策文件。如今,作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正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从技术突破迈向场景落地,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臻于至善,敦行致远。历经近十年的创新发展,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和“人工智能+”行动全面推进过程中,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以政策为引领、技术为驱动、产业为依托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更加健全完善。
今年年初,我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凭借其新一代大语言模型好用、开源、免费等特点,迅速掀起行业热潮,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
3月4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表示,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DeepSeek公司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云程发轫,行远自迩。正如我国信息通信业走过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艰辛历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依然充满挑战。经过多年持续积累,国家战略布局绘就了人工智能发展蓝图,也为更多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沃土。中国团队近日发布的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执行能力,其性能已超越OpenAI的同层次产品。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提供强劲动能。
国家队勇立潮头
筑牢“AI+”智能基座
发展人工智能不仅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战略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双向赋能彼此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人工智能,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的强力支撑。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超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支撑,并且催生出智能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矿山、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场景,驱动经济社会不断迈向智能化。作为信息通信行业的国家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运营商正锚定科技创新目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人工智能发展贡献澎湃力量。
中国电信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不断推动云、网、AI能力赋能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近日召开的“AI生态·共创未来峰会”上,中国电信表示已构建“1+1+1+M+N”人工智能体系,即1个智算云底座、1个数据底座、1个星辰大模型底座、M个内部大模型以及N个行业大模型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体系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及多模态四大领域,已在政务、医疗、教育等50多个行业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赋能全球超600个项目,服务超百个国家和地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中国电信正加速推进AI与5G融合应用,提升5G智能化水平,通过“Network For AI”满足网络服务AI需求,并实现跨区域高效数据传输;借助“Network By AI”提升网络智能水平,研发智慧基站等创新应用。在“网+云+AI”深度融合进程中,中国电信将加速AI技术在全球落地推广,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移动大力实施“AI+”行动计划,勇当“AI+”新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场景应用汇聚者、技术算法驱动者、智能生态构建者”,充分释放AI在技术能力、经济效益上的双规模效应,全方位、深层次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现阶段,中国移动聚力升级“AI+”基础设施,构建起“中心大集群、边缘广分布、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立体化智能算力网络,研发了应用于工业、交通、政务等领域的40余款行业大模型;聚力推广“AI+”场景应用,构建起涵盖智能算力、MaaS平台、行业大模型、产品应用的AI+DICT服务体系;聚力强化“AI+”科技创新,不断打造AI核心能力;聚力共建“AI+Open Gateway”生态,凝聚数智发展合力。
中国联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以算网融合创新作为战略支点,全面加强智算中心布局,构建了热点集约、跨区辐射、边缘覆盖的多级智算体系,打造了300余个骨干云池,覆盖全国270多个城市,并建成上海、呼和浩特万卡智算中心。同时,中国联通持续强化人工智能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推出了性能领先的联通元景大模型,打造了37个行业大模型,有效赋能经济运行、信息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
规范科学治理
推动AI安全有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
当前,国产大模型发展按下“加速键”,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带来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过程中,还要重视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治理,加强风险研判和防范,完善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监管方式,形成安全有序的发展格局,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我国于2023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表达了要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和“智能向善”宗旨,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方向发展。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近日表示,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平等、公平、开放地利用人工智能,同时要重视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要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协调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和治理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聚焦人工智能伦理安全问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提交的《关于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的建议》中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治理。一是探索推出人工智能单行法,加大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等各方责任;三是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的标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明确对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务商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惩罚制度;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推动国际标识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的统一。
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建议围绕攻防实战和应用场景实现“AI+安全”尖端技术研发突破,共同探索大模型安全创新产品在威胁检测、漏洞挖掘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强化政策牵引,推动“AI+安全”技术创新产品在各行业落地应用。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原则,加快构建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推动弥合科技鸿沟,避免科技创新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针对数据安全、算法歧视、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伦理道德等问题,加强安全伦理风险研判,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具体怎么干?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部署“人工智能+”,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使中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具体要怎么干?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明确了今年的重点工作。
产业赋能
要让人工智能尽可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应用起来,积极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
终端应用
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AI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既可以跟制造优势结合,加快商业落地,也可以跟老百姓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让老百姓更快享受智能生活。
场景培育
今年将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多场景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过多采用“私有化部署+项目制”的方式,造成市场“碎片化”问题,要充分发挥大规模应用和快速迭代升级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
此外,发展人工智能还要继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据开发利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等。(记者刘亚廷)
上一篇:内蒙古加速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