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话: 0477-8394929
邮箱: ordoswh123@163.com
网址:www.ordoswh.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资讯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与历史经验研究
时间:2024-03-28 11:04    浏览:38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灵魂的重要表征,与国运和民族的兴衰深度关联。一定的文化在观念之维上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并为其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围绕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而展开和推进,具体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等各个层面,并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取得显著成就并累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全面系统研究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伟大创新与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深化对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铸就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助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极其重大。

一、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方法论原则

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和历史经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具体说来,这些原则主要是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历史性原则。只有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才能真正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认识历史,得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

(一)主体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党是主体。确保和强化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缘由。党的领导主体是一个多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党的领袖、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全体党员构成的主体体系。搞好文化建设,务必形成上下同心、全党动手的工作态势。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党的领袖是灵魂、决策者、领路人,是主体体系中的核心。党的各级组织肩负着领导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责任,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和指挥部,必须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起好导引作用,确保文化建设工作的正确前进方向。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是文化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须得敢担当,进而不辱使命,尽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义务;理应带头在履职尽责中抓好文化建设工作,确保党和人民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牢牢把控领导权。党员是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而存在的,其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表征和彰显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决定和影响党的初心宗旨能否得到切实践行,而党的使命任务的完成状况也检验着和映现着党员的工作成效及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需要党员的高效及卓越工作来完成。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必要构成,亦是如此。我们既要充分和大力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的作用,更要教育引导党员全体坚定理想信念,尽全力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好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仗,彰显中国共产党无坚不摧的历史伟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文化建设中,坚守党的领导的主体性与确保人民主体地位是内在一致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党的非常重要且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人民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党风雨无阻、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和高歌前行的根本依靠与力量之源。伟大的中国人民写就了气势磅礴、波澜起伏的中华民族发展史,造就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铸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这个社会历史主体所创造的。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用不懈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夯实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深厚底蕴、奠定了文化强国建设的物质前提。坚持党领导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性与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内在一致的。在新时代确保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坚守“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的重大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列宁把这个原则看成辩证法要素的第一条,强调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时,要注重“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和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主张观察与剖析问题时,要立足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基于主观臆断的设想。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思想路线确立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实事求是,从本质上说坚持的就是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性原则,质言之,就是要尽全力实现全面性、整体性和重点性的统一。对此,列宁从辩证法之维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尽管在列宁看来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然而他又坚持认为“全面性”的要求有助于避免我们犯错误和走向僵化。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引用这段话并加以发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批评了党内的片面性思想作风。针对如何确保所掌握事实的客观性,列宁还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反之,列宁强调,若掌握事实的时候忽视了其整体性和连续性,这种事实便只能是“一种儿戏”,甚至不如“儿戏”。可见,从整体性和联系性视角抽取事实,对于确保其客观性极其重要。这就是说,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就一定逻辑地引申出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全面性和整体性是统一的。

正是基于这种全面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和历史经验,需要依循正确党史观,以党的百年奋斗史为主线,以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活动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和思想导引,整体性、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党领导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事业。强调全面性和整体性,必然逻辑地要求突出重点性,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整体性与重点性又是内在统一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史,关键环节就是透视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怎样建设文化的问题。具体地说,在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新时代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要建设的文化的性质和核心内容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党怎样与时俱进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怎样建设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就是重点。

坚持全面性、整体性和重点性的统一,进一步说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运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进而在研究中实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透彻把握和精准透视。研究和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亦是如此。

(三)历史性原则

所谓历史性原则也就是历史主义原则,这是研究和阐释历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和方法要求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遵循大历史观,把问题当作一个过程去研究,用历史的观点即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根据事物的历史发展作出合乎规律的结论。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坚持历史性的原则和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来看,就是要力求做到像列宁所言,对所有社会问题的剖析和透视,必然逻辑是将问题放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决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场景来看待历史问题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就是要力求做到像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对历史展开评判,要基于历史活动家所处的时代境遇,关键是看他们比前人进步了多少;既应该反对将前人未曾有的思想生搬硬套到他们的头上,也不应该基于当代的诉求苛责前人;判断历史上的失误,也要历史地分析产生错误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各种因素,同样也不能以现代的要求苛求于前人。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就能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要根据具体的历史实际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考察历史事件不能脱离当时的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

坚持历史性的原则和方法,关键在于在理论探索中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对此,恩格斯强调:“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也就是说,历史进程从根本上决定着思想进程的发展演化,而思想进程的任何演进只是相应历史进程在观念形态上的理论映射。从这一原则出发,研究党的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一是要全面把握党的百年文化建设事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要弄清楚对这一事业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对党的百年文化建设事业的认识发展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分析,进而得出进行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结论,形成关于党的百年文化建设发展的思想逻辑体系,再现党的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发展本身的客观逻辑。

总之,我们的研究方法,“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具体而言,就是以大历史观为观照,正视文化建设的主流本质,科学看待文化建设的失误和曲折,积极汲取经验教训和传统文明智慧,大力驳斥文化领域存在的历史虚无现象,强化思想引领和自主话语供给,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助力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时代标志,开启了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和伟大创新创造。在党的历史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提出,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邓小平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提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胡锦涛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进行“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深化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创新创造内容丰富、特点鲜明。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阶段的文化建设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铸就了革命文化。第一,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彰显了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源。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我国的革命实践和时代境遇,借助于有力的革命斗争和奋斗精神,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深植根民族文化沃土,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革命道路,形成了富有我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话语,实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并在党的七大上获得了系统科学的阐述,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彰显出独特理论价值和文化建设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呈现和理论创新表征。毛泽东思想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基。第三,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的性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革命文化之本。第四,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根本方针。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刻阐明了文艺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提出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根本方针,强调真正的、最广大的人民大众就是工农兵群众。《讲话》为党领导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臻于成熟,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文化建设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铸就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适应全国执政、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加强全社会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领导人民积极改造从旧社会带来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有步骤地改革旧有文化教育事业,使社会各阶层普遍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新的文化意识形态,凝聚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建设新中国的统一意志。第一,按照《共同纲领》制定的方针,教科文卫事业全面除旧布新。第二,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第三,出版《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为广大干部和党员、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供了重要教科书。《毛泽东选集》特别是第四卷的出版,进一步把我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为了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提出并在实践中进行“第二次结合”,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征程。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的文化建设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现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第一,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相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通过解答中国特色现代文明建设的诸多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和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辉煌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的时代境遇继续领导全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顺应文化发展规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据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实践,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创造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知行合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诠释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创造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显著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就是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旗帜,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之源,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之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光荣传统和发展壮大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历史性飞跃,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经了十年发展历程,我们党也伴随这一历程推动全党学习了十年,集中体现在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化问题意识、树立系统观念,聚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全党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性学习教育,持续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既具有鲜明的党性,又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提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正本清源入手全方位诸领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就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巩固壮大了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在党领导文化建设创新创造的实践中,习近平针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任务和战略目标、重要领域和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要有:提出牢牢把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和新形势下的使命任务,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提出坚定“二为”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奋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出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提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强化文物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确立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并积极助推其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话语权提升与舆论引导力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充分强调了“文明交流互鉴”在促进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中的重要功能,坚决反对“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提出了关涉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打造的诸多新创见。这些重要思想引领意识形态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思想文化领域蒸蒸日上、面貌为之一新。

(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政治灵魂。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做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都从不退却,舍生忘死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种信仰,为的就是这个理想。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苏共瓦解的根本原因,就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要牢记这个惨痛教训,决不能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犯颠覆性的错误。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共产党不是利益集团,不谋任何私利,而是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维系的政党。“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强理想信念之基,固理想信念之本,关键在于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教育引导全党永远为真理和理想而斗争。做到这一点,我们党就能够青春常驻、无往不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把理论武装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教育全党凝聚迈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四)培育、弘扬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弘扬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深远,是基于国家、社会与人三维向度进行的价值倡导,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转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了世界文明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文化精神,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寄托着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夙愿,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代中国社会各种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新时代凝心铸魂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为国育才,积极助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弘扬,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体来说,一是融入社会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二是融入法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硬约束的法治轨道,赋予其刚性约束力的特质,助推核心价值观的法治化赋能。三是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坚持面向全社会,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全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遵循,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自觉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以“四史”教育的持续推动为抓手,助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在各个方面都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场域场景和浓郁氛围,使之真正与我们的生活日常共在,成为人们自觉的日常行为遵循和价值选择,内生为新时代文明发展的独特精神内核。

(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在“七个着力”上下功夫。这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以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为观照,深化“第二个结合”,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进一步巩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的文化主体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真正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文明观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现代文明发展故事,呈现良好的文明中国形象。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中国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国际话语权。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国家政治安全为核心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历史经验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人民利益、社会发展和兴党强国等诉求在文化领域艰辛求索、艰难跋涉,基于时代使命不断调适和创新文化政策和策略,在促进精神文明重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许多规律性认知和累积了丰富建设经验。

第一,坚持精神立党强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真理、理论强党。我们党能够终结“蒙难”“蒙辱”“蒙尘”的历史乱局,接续孕育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新局,并最终助推文化再造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助推中华文明日益彰显出世界魅力,根源在于有科学真理的指引和精神谱系的动力性支撑。百年党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立党强国的根本理论指引,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现时代创新的理论之源。要不断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塑造和引领,不断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创造凝聚全党思想共识、聚合人民实践伟力。

第二,紧扣时代趋势,着眼于历史和现实相交融、国际和国内相连通、理论和实际相衔接的多重复合视角,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维把握文化工作的历史方位,服务中心、服从大局和战略全局,紧密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和时代使命,立足如何从文明之维助推民族复兴的实践高度,展开文化叙事、文明再造和文化创新。

第三,确保文化建设的党性和人民性立场的协调一致。在文化建设中既应无条件凸显其政治思想性,又必须借助于科学性实现对其文化内容生产的规约,确保其内容生产的先进性和形式呈现的正确性,并用人民性为评判标准保证其趣味性可读性和价值导向;既要保证文化建设领域主流思想的统摄性地位,又要充分考虑到大众思想文化呈现的多样性、分众性、分层性。“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批评和坚决抵制庸俗、媚俗、低俗,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自觉在文化创造中确保党性和人民性的协调一致,立场坚定地推动文化创造与践行文化使命。

第四,在初心使命的践行中,通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主题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自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不断健全思政工作体系,并在制度化实践中大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化机制的构建和常态化演进。在大力推进正向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兼顾的前提下,必须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坚决开展文化领域的各种斗争,敢于亮剑,旗帜鲜明批驳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引领新时代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新的起点上引领文化的守正创新,实现文化的自信自强和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

第五,在“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中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导向。百年文化建设史启迪我们,以辩证的态度推动党的文化创新创造,既要“破”除落后于时代的糟粕文化、不思进取的保守文化、不符国情的自由化倾向文化、虚化历史的破坏性文化等,又要在建设中“立”起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反映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精华文化等,在“立破并举”中确保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变质、不走样、不变味。用真理战胜谬误,用事实揭露谎言,在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中卓有成效推进其实践进程。

第六,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系统观念为导向展开文化建设。秉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原则,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胸怀天下,树立国际视野,以实现时代性和历史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为指向,以真理的精神发展真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实事求是”与系统地展开文化的创新创造、思想的时代性求索。

第七,坚守“以文化人”价值导向,基于时代诉求助推人的全面发展。百年来,文化建设一贯坚守“以人为本”价值选择,始终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一直将践行“以文化人”作为文化建设之初衷,致力于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以塑造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时代诉求相吻合的“新人”为“立德树人”之根本。

第八,在古今贯通、融汇中西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创造。在文化领域,只有坚持不忘本来,才能做到古为今用,造就古今贯通的时代新文化,呈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只有坚持吸收外来,才能做到洋为中用,造就融汇中西的民族新文化,呈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并最终形成面向未来、自信自强、兼具包容性和创新性、彰显和平性和统一性、具有突出连续性、时代特色显著的新的文化样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九,必须坚守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既坚持事实标准又坚持价值标准,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实践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人民利益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充分考量文化创新创造的时度效,将实效性置于第一位。将人民性立场作为客观依循对文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展开评判。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提高与塑造文化和意识形态能力、加强国家话语权,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推进文化建设。

第十,以党的领导为统摄强化文化制度建设,促进文化创新创造。与时俱进地逐步完善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完善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确立和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等,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以自我革命精神统领全党的文化建设和创新创造。不断强化党管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助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新境界的开辟和拓展,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创造凝聚全党思想共识、聚合人民实践伟力,奋力推进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在时代“新人”的塑造中促进文化凝聚力的增强和意识形态能力的时代性重塑。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抓手,以我们党百年来累积的文化建设经验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为实践依托及理论依循,以增强文化传播的国际话语权为鹄的,强化文化自信自强,造就与时代趋向相符合的文化创造,为人的美好生活诉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伟业和文化强国建设铸就与聚合强大的思想动力。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

Copyright © 2015-2021ordos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创意草原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210021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