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报告发布了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鄂尔多斯市首次跻身百强榜单,标志着鄂尔多斯市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从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方面构建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坚持资源和创新双轮驱动,以超常力度、超常政策、超常投入抓科技创新。一是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推动科技创新。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的核心地位和首要位置,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战略指引、顶格推动,出台《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方案》,市、旗区均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形成全市上下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全面落实“科技新政30条”、迭代升级“人才新政2.0”,出台30项系列配套实施细则,构建起科技创新“1+N”政策体系。科技新政30条政策兑现资金7.41亿元,受益创新主体600余家。三是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强度保障科技创新。建立财政资金投入逐年递增机制,2023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6亿元,居全区第一,增长3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4.1亿元,增长14%。2023年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73.2亿元,同比增长16.5%,连续22个月保持15%以上增速。
通过坚定不懈的努力和强力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创新环境提质增效,鄂尔多斯正在由科技“荒漠”向创新“绿洲”转变,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一是建成的平台载体层次更“高”。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鄂尔多斯实验室获批首批内蒙古实验室,鄂尔多斯高新区实现提质进位,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获批自治区级高新区,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204家。二是培育的创新主体规模更“大”,首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攻坚,实现“三清零”企业231家。实施“双倍增”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00家、358家,增长33%和61%。获批首批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3家。三是汇聚的创新资源质量更“优”,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建立了持久务实的合作机制,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研发实力持续增强,引进8位院士团队开展深度合作,聘请21位院士为市政府特聘科技顾问,建成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四是产出的创新成果水平更“强”。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高铝粉煤灰制备铝硅合金等项目产业化推进,国际首套千吨级费托合成a-烯烃分离提纯示范装置开车成功,全球首家电石法PVC无汞化生产获得重大技术突破,国际领先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技术推广应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9项,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超常规举措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为核心任务,以打造新质生产力场景应用创新城市为主线,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构筑“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八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为“闯新路、进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