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主题论坛和红色建筑图文展揭幕仪式于11月27日在科学会堂举行。活动由上海市科协、市住建委共同主办,上海市科委、市对外文协支持,上海市建筑学会等承办。
第二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围绕“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聚焦一大、二大、四行仓库等历史建筑,反映革命的历程、激发爱国热情,从建筑本身阐释上海近现代建筑技术和艺术发展,让参观者更好地认识上海、建设上海,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开幕式上,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红色之城。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历经岁月沉淀,是凝固的艺术,是城市的无价之宝。他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实现历史建筑的功能重塑和可持续利用;要进一步促进海派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要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们还分别从上海百年发展历史与红色建筑、上海传统建筑的解析与传承、改革开放与上海历史街区更新(以南昌路为例)等角度阐述红色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并就其传承与创新进行了交流讨论。
本届图文展集中展示一大会址等上海有代表性的14个红色文化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的珍贵图文资料,包含了建筑的历史沿革、当时的风貌和艺术风格,及其修缮和保护的过程,共计22块,115张照片。
据悉,为“把科协建成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新型家园”,上海市科协与市住建委于2018年联合发起,举办了首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用科技凝聚人与城市,打造新时期的上海名片、永恒的“城市会客厅”。
下一篇:迟福林: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开放进程
运营机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会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务电话:0477-8394929